地理分布
蕙蘭比較耐寒,廣泛分布于秦嶺以南的地區(qū),但不見于海南。海拔可上升至3000m。生長于林下、林緣、灌叢中或雜草荊棘叢生之地,但需要透光和排水良好的條件。
觀賞特性
蕙蘭的栽培有著悠久的歷史,對它的欣賞常伴隨著濃郁的蘭文化。“蘭如美人、蕙似大夫”,由此可見,蕙蘭與春蘭相輔相伴,品賞方式各有側(cè)重。蕙蘭豎條、嫩綠的葉姿蒼勁瀟灑,每年3-5月便開出淺綠色的花朵,裹挾著淡淡的香氣,甚是高雅。古往今來,文人墨士似流水,以蕙蘭為主題、向往其神韻的創(chuàng)作熱情從未被沖淡,反而影響日增,擁有愈來愈廣泛的受眾。
傳統(tǒng)的蕙蘭觀賞主要從其“色、香、形”出發(fā)。所謂“色”,指其花朵及其他器官顏色,嫩綠最佳、老綠第二、先赤而轉(zhuǎn)綠者次之。“香”指花朵釋放的香氣,近聞濃郁,遠聞則清馥。“形”乃花朵的姿態(tài)及其中萼片、花瓣、唇瓣與蕊柱的形狀和排列方式,其葉柔中有剛、飄逸舒展、油潤滋糯,如士大夫氣概。
品種分類
據(jù)《第一香筆記》、《蘭言述略》、《蘭蕙同心錄》、《蘭蕙小史》等古代蘭譜記載,傳統(tǒng)蕙蘭品種多達160多種,可惜現(xiàn)存僅約數(shù)十種。近代出現(xiàn)眾多新品,如“老蜂巧”“朵云”“仙綠”等140多種。
栽培注意
蕙蘭的栽培宜搭配圓形、顏色素潔淡雅的盆缽,種植深度可比春蘭深些,培育土壤顆粒稍粗為佳。需較多光照,冬日無需遮蔭。肥料需求大,但應(yīng)“淡而勤”,即一次施肥分量不能太多,時間間隔不可太長。另蕙蘭分株不可太勤、分切株叢不可太小,以免破壞其群生的習(xí)性。
蕙蘭名片
形態(tài)特征:地生植物,保護級別屬CITES附錄Ⅱ。假鱗莖較小,不明顯。葉5~8枚,帶形,長25~80cm,基部常對折而呈V形,葉脈透亮,邊緣常有粗鋸齒。花葶側(cè)生,近直立或稍外彎,長35~50cm。總狀花序通常具5~11朵花,花直徑6cm,有香氣,常為淺黃綠色。唇瓣有紫紅色斑,長圓狀卵形,3裂。萼片近披針狀長圓形或狹倒卵形。花瓣與萼片相似,長節(jié)短而寬;唇盤上有2條上半部匯合的縱褶片。
花期:3-5月。
掃一掃,關(guān)注公眾號
深圳市蘭科植物保護研究中心 地址:深圳市羅湖區(qū)望桐路889號 郵箱:conservation@cnocc.cn 電話:+86-755-25711651 粵ICP備19005392號